热门搜索
近日,中国化纤协会七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七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在上海召开。行业协会领导、化纤行业学者专家以及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的企业家和专家、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参会。我集团作为化纤协会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集团实业总公司董事长陈乙超、滁州兴邦聚合彩纤公司总经理王佳佳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坚定信心 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纺织行业事关民生需求、文化繁荣,链接国际国内循环,在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纤维材料发展是行业设计创新、工艺创新、装备创新、产品创新的源头和先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致辞时指出, 2022年,化纤约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85%,中国化纤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我国高性能纤维总产能占世界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化纤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创新优势的基础支撑,决定着产业的创新深度、应用广度与价值高度。
根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22年化纤产量为6488万吨,同比微减0.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1.4%。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纤出口量为565.45万吨,同比增加8.76%,这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我国化纤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我国化纤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仍有着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对于化纤行业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孙瑞哲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化、安全化发展。坚持优化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坚持自立自强,强化基础研究。加强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纤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的开发,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坚持安全稳定,强化技术支撑。加快煤化工制取等纤维技术研发,促进原料来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加快制造升级,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化纤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精益化柔性化水平。提高机器人应用水平,提高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和机器联网率,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推进制造过程全流程数字化和生产装备智能化、完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战略导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速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加快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绿色平台和体系支撑作用,做好绿色纤维认证和中国纤维零碳行动-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建设等。推动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
三是拓展应用空间,推动融合化、价值化发展。总需求不足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把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进一步做好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和研究,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功能性、智能化、环保型产品的开发力度。以产品创新支撑跨界应用。以高性能纤维为重点,拓宽化纤产品在大健康、海洋工程、新能源、基础设施、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以场景创新挖掘市场潜力。通过模式创新、平台创新推动全产业链合作,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供需匹配、要素循环。
化纤行业如何助力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迈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于琨在致辞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坚定行业发展信心。行业要用好已发布的《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及现有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开发更丰富的品种,进一步提升化纤行业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是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化纤行业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好数字化助力三品行动方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供给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大中小融通发展产业生态,提升整体产业链优势。
三是推进绿色转型,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化纤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循环利用,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制造技术,提升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透明可追溯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更多低碳绿色纺织消费品,促进全生命周期绿色生产消费,提升行业在全社会环境责任的形象。
二、创新服务,探索高质量发展之“径”
多举措引导行业可持续发展
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所作的协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财务报告。中国化纤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在2022年履职期间,深入领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纺联的总体部署,主动履行行业责任,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继续努力推进行业平稳运行,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严格按照“两化”要求,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协会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及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党建对行业工作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二是通过聚焦行业重大诉求、做好行业发展研究、做好基础信息统计和服务、做好行业规范和贸易救济等相关工作,服务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为企业纾难解困。三是通过持续推进绿色纤维认证、搭建绿色服务平台、开展“双碳”专题调查研究、推进CV联盟相关工作等,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四是通过编写科技发展纲要和行业发展报告、支持项目申报,深化和拓展行业标准化工作,支持恒逸基金赋能基础学术研究,开展技术服务等,持续为行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五是通过发布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2/2023、“纤维之路”交流线上线下活动、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在线发布会等,创新模式加强与下游应用领域乃至全产业链的联动,探索行业品牌建设新路径。六是继续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如加强内部管理,紧密会员服务,充分利用协会杂志、网站、微信、手机报、视频号信息平台,开展公益性科普,筹备开好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中国国际化纤会议,通过纺织高训班和纤维空中大讲堂继续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科普等。
2022年中国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发布
会上,2022年中国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发布。为了促进我国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做好行业服务工作,中国化纤协会积极开展基础统计。在此基础上,排名工作已进入第六年,在广大会员与行业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2022年预排名工作已完成。本次预排名依据企业填报的2022年1-9月数据,排名名单分为化学纤维综合排名和主要细分产品排名。
兴邦聚合与桐昆集团、恒逸集团、新凤鸣集团、国望高科、恒力集团、赛得利、福建百宏、三房巷、荣盛石化、仪征化纤等100家企业入围2022年中国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名单。正式排名将依据2022年1-12月数据进行排名,并将于2023年5月发布。会议同期还公布了2022年度化纤行业优秀统计工作者名单。